98岁老人传艺,5岁娃学织布,襄阳非遗文化周实力“圈粉”
98岁老人传艺,5岁娃学织布,襄阳非遗文化周实力“圈粉”
98岁老人传艺,5岁娃学织布,襄阳非遗文化周实力“圈粉”极目(jímù)新闻记者 周萍英
6月21日,襄阳东津新区“津脉千年・非(fēi)遗新章——东津非遗文化周”活动开幕。本次活动集中展示了襄阳本土非遗项目,通过活态展演、沉浸体验等形式(xíngshì),让市民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mèilì)。
活动现场,枣阳(zǎoyáng)粗布制作技艺(jìyì)展台尤为引人(rén)注目。10岁的小朋友熟练操作织布机,引来(yǐnlái)游客驻足围观(wéiguān)。第五代传承人刘海伦介绍,其子从(cóng)5岁起学习织布,家族技艺已传承百年,他的奶奶王义林,作为枣阳粗布技艺第三代传承人如今已98岁高龄。2021年,枣阳粗布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产品远销海外,成为传统文化“走出去”的典范。
掐丝珐琅画展示(记者周萍英摄)
活动现场,老河口(lǎohékǒu)木版年画、程河柳编、襄阳漆器等非遗项目展台前人头攒动。许多市民在传承人的指导下,亲身体验(tǐyàn)制作过程,感受传统工艺的精妙(jīngmiào)。
10岁小朋友传承枣阳粗布技艺(杨文军摄)
襄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冰表示,目前全市拥有各级非遗项目200余项,非遗传承人500余名。近年来,通过建设非遗展示馆、举办(jǔbàn)特色活动等方式,推动(tuīdòng)非遗保护与创新发展(fāzhǎn)。
东津新区党工委书记徐勇介绍,新区年均举办文化活动(huódòng)近百场,形成了“月月有演出、季季有亮点”的(de)文化氛围(wénhuàfēnwéi)。此次非遗文化周是推动文旅融合的重要举措。
据悉,本次活动将(jiāng)持续(chíxù)一周,其间还举办非遗技艺展演、文创市集等系列活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shòuquán)请勿转载(zhuǎnzǎi),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极目(jímù)新闻记者 周萍英
6月21日,襄阳东津新区“津脉千年・非(fēi)遗新章——东津非遗文化周”活动开幕。本次活动集中展示了襄阳本土非遗项目,通过活态展演、沉浸体验等形式(xíngshì),让市民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mèilì)。
活动现场,枣阳(zǎoyáng)粗布制作技艺(jìyì)展台尤为引人(rén)注目。10岁的小朋友熟练操作织布机,引来(yǐnlái)游客驻足围观(wéiguān)。第五代传承人刘海伦介绍,其子从(cóng)5岁起学习织布,家族技艺已传承百年,他的奶奶王义林,作为枣阳粗布技艺第三代传承人如今已98岁高龄。2021年,枣阳粗布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产品远销海外,成为传统文化“走出去”的典范。
掐丝珐琅画展示(记者周萍英摄)
活动现场,老河口(lǎohékǒu)木版年画、程河柳编、襄阳漆器等非遗项目展台前人头攒动。许多市民在传承人的指导下,亲身体验(tǐyàn)制作过程,感受传统工艺的精妙(jīngmiào)。
10岁小朋友传承枣阳粗布技艺(杨文军摄)
襄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冰表示,目前全市拥有各级非遗项目200余项,非遗传承人500余名。近年来,通过建设非遗展示馆、举办(jǔbàn)特色活动等方式,推动(tuīdòng)非遗保护与创新发展(fāzhǎn)。
东津新区党工委书记徐勇介绍,新区年均举办文化活动(huódòng)近百场,形成了“月月有演出、季季有亮点”的(de)文化氛围(wénhuàfēnwéi)。此次非遗文化周是推动文旅融合的重要举措。
据悉,本次活动将(jiāng)持续(chíxù)一周,其间还举办非遗技艺展演、文创市集等系列活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shòuquán)请勿转载(zhuǎnzǎi),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