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正文

林州纪委监委:从严监督“三重一大” 护航权力规范

体育正文 241 0

林州纪委监委:从严监督“三重一大” 护航权力规范

林州纪委监委:从严监督“三重一大” 护航权力规范

到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建业电影小镇、方特欢乐世界等主题乐园,在移步换景中沉浸式感受“诗和远方”;打卡郑州记忆1952油化厂创意园、磨街文创园、阜民里等城市街区,新场景、新消费(xiāofèi)重塑潮玩新时尚;漫步商都遗址(yízhǐ)博物院、东城垣(chéngyuán)遗址博物馆等,通过(tōngguò)全息(quánxī)影像、实时交互等现代科技,与3600岁的商都对个话……

建业电影(diànyǐng)小镇一路有戏。聂冬晗 摄

文旅融合潮起古商都、新郑州。在这里(zhèlǐ),文旅自有N种打开方式。

郑州海昌海洋公园水下表演。聂冬晗 摄(shè)

郑州市深入学习(xuéxí)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文化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聚焦“两高四着力”,锚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文旅强市目标,持续擦亮“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城市品牌,着力推动(tuīdòng)文化繁荣兴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使其成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数据(shùjù)显示,2024年郑州市累计(lěijì)接待国内外游客1.7亿人次(yìréncì),旅游收入突破(tūpò)2000亿元,广大海内外游客在郑州触摸历史、感受中原(zhōngyuán)文化、感知中华文明。

“It's pain,but it's life; It's pain,but it's you.”今年3月份,拥有3700万粉丝的世界级网红“甲亢哥”小达伦·沃特金斯带(wòtèjīnsīdài)着(zhe)“功夫梦”,走进嵩山少林寺拜师学艺,在(zài)亲身尝试过少林武棍(wǔgùn)、铁臂功后,从疼痛体验中领会了功夫禅意,“最喜欢(xǐhuān)在少林寺那次。”盘点此次中国(zhōngguó)之行,小达伦·沃特金斯说。

“甲亢哥”到(dào)登封拜师学艺

以“功夫”迎客,与世界对话。通过小达伦·沃特金斯的这次全球直播(zhíbō),让世界目光再次聚焦少林寺、中国(zhōngguó)功夫,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yóukè)走进嵩山,作为郑州闪亮名片的少林寺又“火”了。

嵩高维岳,峻极于天。黄河奔流,气象万千(qìxiàngwànqiān)。地处天地之中,以“大山大河大平原”为风貌特征的郑州,拥有“文武双全”“文韬武略(wéntāowǔlüè)”的特质,中岳嵩山、少林寺(shǎolínsì)、黄河文化公园等自然文化景区更是丰富(fēngfù)。多年来,郑州市充分用好用活(yònghuó)传统旅游资源优势,推动传统旅游景区焕新提质,在擦亮地域鲜明标识中彰显郑州文旅气韵。

郑州(zhèngzhōu)黄河文化公园风景如画。聂冬晗 摄 

以文塑旅,提升特色IP影响力知名度(zhīmíngdù)。通过举办黄河(huánghé)文化月活动、国际少林武术节、“当少林遇见吴哥”“豫柬真功夫”等(děng)一系列赛会文化交流活动(jiāoliúhuódòng)等,进一步提升少林寺、黄河文化公园(wénhuàgōngyuán)等景区IP。去年,第十三届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吸引了来自56个国家和(hé)地区的2560名运动员参赛,极大提升嵩山、少林寺等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景区联动,发力研学打造“行走的课堂”。持续叫响“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zhèngzhōu)”城市品牌(pǐnpái),郑州设计形成(xíngchéng)“一座山”“一条(yītiáo)河”“根亲文化”“家国情怀”“豫见大邑商”等五大主题精品研学线路,将中岳嵩山、黄河文化公园、新郑黄帝故里景区等嵌入其中,努力打造全国知名的研学旅游目的地(mùdìdì)。

串珠成链,打造“山河辉映(huīyìng)”的文化旅游带。聚焦(jùjiāo)“一山一河”自然禀赋,郑州还串珠成链打造标识(biāozhì)性文化旅游带。依托环嵩山区域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和文化资源(zīyuán),统筹推进全域旅游设施提升、多元业态培育,着力彰显“天地(tiāndì)之中”“功夫郑州”核心要义(yàoyì),努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2024年,仅嵩山景区接待国内外游客676.77万人次,年均增长20%以上。

着眼一条大河,加快(jiākuài)推动黄河文化旅游带。积极推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jiànshè),系统梳理境内沿黄120公里的双槐树、虎牢关、楚河汉界、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南裹头、黄河博物馆等自然(zìrán)和文化资源,打造中华文明溯源之旅(zhīlǚ)、文化名人修学之旅等精品线路。

“诗与(yǔ)远方”触手可及

“为了一出戏,奔赴一座城。”仲夏时节(shíjié),郑州中牟,我国最大的戏剧聚落群——只有河南·戏剧幻城(huànchéng),游人如织。

56个格子空间组成大大小小21个剧场(jùchǎng),700分钟沉浸式演出让观众一步跨越(kuàyuè)千年、尽览中原灿烂文明。 在“声、光、电、画”现代技术(jìshù)加持下,《曹操的麦田》《苏轼的河南》等一众精彩剧目滚动上演(shàngyǎn),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竞相观看。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剧目(jùmù)《苏轼的河南》

数据表明,只有河南·戏剧幻城自(zì)2021年开城至2024年年底,累计吸引超4000万人次观演(guānyǎn),其中省外观众占比近80%,85后年轻(niánqīng)观众达85%,成为跨代际、跨地域的文化共鸣场。

“一次次与书本中的历史人物相遇、对话,真切读懂了脚下这片土地的厚重。”今年芒种(mángzhòng),来自湖北的“00后”小伙厉之晨,在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不仅观看了麦田落日音乐会,还连追多场好剧,直呼(zhíhū)“过瘾”,更为发生在河南的一个个历史故事所打动(dǎdòng),久久不能平静(bùnéngpíngjìng)。

新场景、新体验,“郑(zhèng)”出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多年来,郑州着眼文旅高质量(gāozhìliàng)发展,追求颠覆性创意、注重(zhùzhòng)沉浸式体验、拥抱年轻化消费、奔向移动端传播,“上新”不断(bùduàn)、“热度”不减(bùjiǎn),在深化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中,全方位展示“年轻郑、文化郑、国际郑、科技郑、服务郑”的新形象。

加强全域旅游规划,做强文旅特色集群(jíqún)。在郑州(zhèngzhōu)东部形成以只有河南、电影小镇、方特为支撑的主题乐园集群;西部以银基文旅、伏羲(fúxī)山为主(wéizhǔ)的度假区集群;南部以环嵩山为主的文化康养集群;北部以黄河文化公园、大河村遗址公园为主的生态旅游集群,让游客在郑州领略中原山川之美、文化之美,感受新(xīn)时代河南形象之变、气质之变。

推进“景城一体”发展,古今(gǔjīn)辉映气质独具。“城区即景区”,郑州景城融合、共生共长(gòngzhǎng)——位于管城(guǎnchéng)的商都历史文化区,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郑州商都文化中心等(děng)地标聚点成线,为游客连片讲述3600年来商都郑州如何城址不移、文脉不断、人脉不息;胖东来郑州首店、蜜雪冰城总部店等扎堆齐聚,郑东新区知名商业体附近人潮涌动,成为(chéngwéi)食购游新潮(xīncháo)打卡地;龙湖金融岛郑州银泰inPARK、磨街等20多条特色商业街区融景融城,形成(xíngchéng)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新态势。

龙湖金融岛上多彩(duōcǎi)“夜态”

从当代(dāngdài)新科技中汲取动能,郑州还着力推动数字技术与文旅文创深度融合,以数智赋能文旅、文博、文创和文艺(wényì)。少林景区、方特欢乐(huānlè)世界、康百万庄园等腾“云”驾“数”,成为省级(shěngjí)5钻智慧(zhìhuì)景区,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入选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霓裳羽衣”“牡丹云游记”等数字文创上线即罄,运用AR、VR等建设(jiànshè)线上博物馆,打造永不落幕的文博盛宴。

城市(chéngshì)潮玩“郑”在出圈

暮色四合、华灯初上(huádēngchūshàng),漫步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郑州记忆1952油化厂创意园,烟火气、文艺范十足。在(zài)城市更新向新中,郑州变“工业(gōngyè)锈带”为“城市秀场”,潮流消费在此热气升腾。

郑州记忆(jìyì)1952油化厂创意园夜间集市

中铁·泰和里“唐宋梦华”街区(jiēqū)则是另一番光景。在此领略千年风雅,秒进历史(lìshǐ)Live,沉浸式参与《如梦令》《镖师令》《追忆令》三大剧本游,古风(gǔfēng)迎宾、国风巡游、蹦迪狂欢等轮番上演。

中铁(zhōngtiě)·泰和里“唐宋梦华”街区

让古都新城与年轻人实现双向奔赴,郑州(zhèngzhōu)聚焦“年轻力”,持续探索潮玩新表达,围绕(wéirào)年轻受众“个性化、仪式感、品质型”文旅消费新取向,不断催生“沉浸式体验(tǐyàn)、场景化消费”的文旅新供给,在提升城市活力中(zhōng)打造年轻人“乐享、乐游、乐购”的青春之城。

城区旅游青春时尚。结合城市有机更新,积极推进城区老旧厂房(chǎngfáng)、老街区改造,植入文创、展览、娱乐等新业态和新场景,打造二砂文创园、瑞光创意工厂等一批潮玩园区,全市50多个网红打卡(dǎkǎ)地、20余条特色(tèsè)商业街区年吸引(xīyǐn)游客近1亿人次。

磨街文创园内的大白俄(é)餐厅

演艺经济蓬勃发展。依托郑州交通、区位、市场多重优势,2024年,郑州市举办5000人以上大型营业性演出47场,观众达96万人次,票房收入10亿元;以管城区为重点打造“郑州有戏”“百戏之(zhī)城”品牌,创新推出(tuīchū)《禅宗(chánzōng)少林·音乐(yīnyuè)大典》《穿越德化街(jiē)》等一大批旅游演艺精品,郑州歌舞剧院创作的《唐宫(tánggōng)夜宴》《水月洛神》等演出更是场场爆满。

郑州银基(yínjī)动物王国欢乐秀

多元业态活力迸发。中牟打造“中国主题乐园第一县”,引进建成电影小镇、海昌海洋公园等十大主题乐园;在全市建成剧本杀、密室逃脱等160多家,培育“郑好看”等小剧场36家,成为年轻人社交互动、休闲娱乐新选择(xuǎnzé);借助举办(jǔbàn)黄帝故里(gùlǐ)拜祖大典、世界F1摩托艇锦标赛、中柬(jiǎn)人文交流年闭幕式、世界大河文明论坛等国际(guójì)赛会(sàihuì)活动,进一步提升郑州文旅国际影响力。

依托嵩山、黄河(huánghé)、黄帝、商都、功夫等(děng)超级IP,郑州首部文旅微短剧《天下嵩山》一上线变跻身热度榜;以阜民里文化街区、商城墙为背景(bèijǐng),《重生——80年代之再见你一面》展现郑州发展变迁……

文旅微短剧(duǎnjù)《天下嵩山》在嵩山风景区拍摄

当前,郑州文旅热(wénlǚrè)、微短剧也热,在两端都热火朝天的背景下,二者强强联手(liánshǒu),成就一场携手并进的“双向奔赴”。这也是郑州微短剧蓬勃发展的一个新趋势(qūshì)。

跑赢中国“好莱坞”横店(héngdiàn),成为全国微短剧制作三大“重镇(zhòngzhèn)”之一,近两年来,被业界誉为“竖店”的郑州出圈了。据统计,2024年,郑州微短剧制作企业820多家,全市(quánshì)微短剧市场规模(guīmó)超23亿元,在郑州承制(chéngzhì)的3194部微(bùwēi)短剧通过审查备案,203部作品闯进全国短剧热力榜,其中《遇见少林有功夫》入围国家广电总局推荐名单。

新郑木马片场,一部青春题材的微(wēi)短剧在拍摄。

微短剧深入人心,郑州(zhèngzhōu)如何抢占“C位”?

在(zài)许多短剧从业者(cóngyèzhě)看来,郑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部地区(dìqū)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这里(zhèlǐ)文化厚重、交通便利、拍摄场景丰富、短剧人才集聚,尤其是一大批响当当的知名文旅资源(zīyuán),为短剧创作提供丰富素材和灵感,这都是郑州微短剧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底气。

微短剧的(de)井喷发展,也一改大家对郑州、河南的传统印象。

“借助移动互联网(hùliánwǎng),更多人通过微短剧看到一个鲜活立体的(de)郑州、富有温度的河南,‘年轻郑’的活力、创造力充分(chōngfèn)彰显。”作为业内资深人士,在短剧投资人卢庆磊看来,从剧本创作、场景拍摄,到后期剪辑制作、上线(shàngxiàn)宣发,郑州微短剧已然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从短剧聆听文旅跫音,以“微(wēi)”屏讲述城市故事,郑州积极推动“微短剧+文旅”深度融合,率先研究(yánjiū)出台《加快推进微短剧产业高质量(gāozhìliàng)发展扶持政策的意见》,积极开展“河之南·游郑州”主题创作征集(zhēngjí)活动等,努力让微短剧成为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优秀的微短(duǎn)剧(duǎnjù)不仅有“短”的壳,更有“精”的核。在郑州,“微短剧+”赋能文旅融合,“跟着微短剧去旅行”日渐成为文旅新风尚。

徜徉“仰韶印象”沉浸式体验单元(dānyuán),看先民如何捕鱼制陶、用“木骨整塑”技术建造房屋;沿着“大河(dàhé)汤汤”主线穿越“折叠时空”,透过彩陶双连壶等1600余件(yújiàn)(套)珍贵文物,全景式寻溯仰韶文化……连日来,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新馆圈粉(quānfěn)无数游客。

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新馆,游客沉浸感受仰韶文化魅力(mèilì)。

今年夏天,与(yǔ)麦田“同框”宋代皇陵也“火”了。来自全国各地(gèdì)的众多游客奔赴(bēnfù)巩义,在被誉为“地上的露天石雕博物馆”的宋陵旁,与千年石像生频频对望,品读麦田里的厚重历史。

巩义宋陵(sònglíng)石像生旁的麦收

作为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中国八大古都之一,郑州(zhèngzhōu)拥有8000年的(de)(de)裴里岗文化、5300年的黄帝文化、4000年的夏都文化、3600年的商都文化。郑州聚焦“夏商首都、黄帝故里”鲜明主题,科学(kēxué)阐释、创新表达(biǎodá),让(ràng)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历史(lìshǐ)说话、让文物说话,奋力打造“中华儿女的寻根之地、中华文明的朝圣之地、中华文化的体验之地、国学教育的实践之地”。

“五一”期间,郑州商都书院街墓地举办(jǔbàn)“考古工地公众开放日”活动,古乐器音乐会又(yòu)潮又趣。

赓续历史文脉,打造文化(wénhuà)郑州。郑州深入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工程,巩义双槐树遗址(yízhǐ)、郑州商城书院街墓地先后入选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全市累计入选总数(zǒngshù)达16个(gè);着力构建“博物馆群+大遗址公园(gōngyuán)”全景式(quánjǐngshì)中华文明集中(jízhōng)展示体系,郑州博物馆数量达到116家,遗址生态公园50多处,其中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3处;连续多年举办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生动诠释黄帝文化、黄河文化丰富内涵,吸引众多海内外中华儿女共赴“心灵之约”。

乙巳(yǐsì)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有功夫,来(lái)郑州。”在此感知大河文明璀璨、见证华夏(huáxià)历史厚重、领略(lǐnglüè)中国武术魅力,锚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文旅强市目标,郑州步履铿锵。

(作者 张建新(zhāngjiànxīn) 祁道鹏 来源 河南日报)

林州纪委监委:从严监督“三重一大” 护航权力规范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